“穆斯林怎么啦?”

“穆斯林怎么啦?”
——疫情发生后太多人的惊讶
作者:马少飞
主播:马美萍
在此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奋战在一线的逆行者们和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了作用,为人民群众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健康安全防线,诠释着“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更加得到人们的敬佩和尊重;那些第一时间捐赠财物的企业、团体和个人,更鼓舞了中国人的士气。就在这有爱的时刻,有一个群体因在捐款、捐物、送餐等爱心公益中表现突出,频频出现于新闻媒体、斩露在网络头条中,从而倍受人们关注。这个团体就是“穆斯林”。甚至有的人会很惊讶地问:“穆斯林怎么啦?”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2月24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伊斯兰教界的穆斯林群众在此次抗击疫情中总计捐款捐物1亿零305万元。在中国的五大宗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中伊斯兰教信教群众较少,且大多以小本生意为生,生活水平一般,但却是捐赠较多的宗教之一。
很多人认为,这可能是出于某种原因,或者只是偶然性,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们才会有如此表现。殊不知,在每次国家乃至国际上发生大的灾难面前穆斯林都能奉献大爱,积极发挥慈善济困精神,在建立和谐社会中起着很好的示范作用。

千百年来,扶危济困、乐善好施,一直是伊斯兰教大力倡导的一项美德,也是广大穆斯林积极实践的一种善行。古兰:“ 你们应当信仰真主和使者,你们应当分舍他所委托你们代管的财产,你们中信道而且施舍者,将受重大的报酬。”——57:7;又说:“你们所施舍的任何美物,都是有利于你们自己的,你们只可为求真主的喜悦而施舍。你们所施舍的任何美物,你们都将享受完全的报酬,你们不受亏枉。 ” ——2:272 圣训:“你不可吝啬,否则你会遭受贫穷?”——《布哈里圣训实录全集》
慈善是衡量穆斯林信仰是否完美的一个标准,也是后世穆斯林能否获真主厚赏的一个凭据。
在伊斯兰教中,慈善有两类:义务性慈善和自愿性慈善。义务性慈善如天课,它是一种具有教法明确规定和指令的,意义非凡的经济制度;另一种如开斋捐,它是在斋月结束,开斋节之际必须缴纳的,目的是给贫困者提供帮助,使他们与其他穆斯林一起庆祝开斋节。自愿性的慈善如施舍,它往往不限于金钱捐赠,可包括任何出于同情或慷慨而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伊斯兰教倡导当社会出现困难时,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所有人都有责任关心和资助,使其达到社会合理、博爱、稳定与和平。伊斯兰主张人类同根同源,都是命运共同体。在穆圣时期,他在麦地那收到一位富裕的犹太商人的一份厚礼,是七处私产的花园土地,他决定委派几位弟子管理这些地方,把这些花园改建为公共服务的慈善场所。这件事说明从非穆斯林那里获得的礼物可以用于穆斯林社会的公益事业。同时,先知穆圣也鼓励许多经济条件宽裕的弟子出钱出力,在麦地那周围的居民区挖掘了许多井,免费供给当地的、新来移民没有住处的、不同信仰的居民饮用。

清代学者马注在他的著作《清真指南》中对伊斯兰做了个很好的阐述,表明了伊斯兰的慈爱观:他说:“能慈骨肉者,谓之独善”;“能慈同教者谓之兼善”;“能慈外教者,谓之公善;“能慈禽兽、昆虫、草木谓之普善”。这就是一直活跃在世界历史上的伊斯兰的慈善观。
因此,在此次疫情中穆斯林捐款捐物1亿零300多万的突出表现,并不偶然,更不必惊讶。因为这是穆斯林的信仰,是穆斯林的美德,更是穆斯林应尽的义务。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