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围龙屋(客家围龙屋)

客家围龙屋

一说起客家建筑,我们便会不期然地想起“客家围龙屋”。
当安史之乱、残唐五代之际,北方长年战乱,田园寥落,十室九空。中原难民像潮水般涌来,梅关道上,应接不暇。当他们扶老携幼、杖履相随,翻越大庾岭时,真是一步一回头,一回头一断肠。
老百姓是恋土重迁的。客家先民从西晋末年开始向南迁移避乱,最初到了湖北、湖南等地,就不想再走了。后来唐末五代十国,战火烧往长江以南,人民被迫继续南迁至江西、福建等地,又停下来不想再走了。
福建宁化县石壁村一向被客家人视为圣地。宁化地处闽赣交界,西北有高山环绕,形同屏障,保护着这里不受北方战乱影响。唐宋年间来自八省五十多个州县的中原移民,大多先在这里落脚,然后再分散流向各地。这里成为客家方言、客家文化的摇篮。
宋末、南宋末,北方进入周期性的大动乱,天下分崩离析。南宋迁都临安后,大庾岭成入粤的必经之路,粤西的水路几被完全取代。当元军铁骑杀到时,大批中原士民从这条驿道涌入广东,原居住在珠玑巷的移民后裔,也被难民潮裹挟着,凄凄惶惶,沿水路继续南逃,骨肉流离于道路。有研究者估算,宋朝时直接由珠玑巷和附近五十八村迁出的人口,便有近十万之多。
南宋以后陆续逃入岭南的难民,不乏中原的右族名门、官绅士子,被迫滞留在粤北、粤东山区。他们之所以在深山老林里定居,固然因为沿海肥沃之地,已被广府人、福佬人所居住,但也有逃避元军搜捕追杀的原因。男人不敢外出,只能躲在家中哺儿育女,耕作、买卖之事反由女子代替,形成“男主内,女主外”的习俗,相沿至今。
当他们在穷崖绝谷中挣扎求存时,总是用一句话来激励自己的子弟:“宁卖祖宗田,不丢祖宗言”。所谓祖宗言,就是客家人与中原文化之间的精神纽带。许多客家人的门口,世世代代都贴着“河南世泽,渭水家声”的对联,反映出他们对自己的家学渊源,有一份强烈的自豪感。

    广东许多地方都有捡骨再葬的风俗。即把死者先用棺入葬,等肉身腐化以后,再开棺捡出骸骨洗净,入埕安葬。改葬之俗,广府地区最盛,客家地区次之,潮汕地区再次。有些地方,还会葬完再葬,“屡经起迁,遗骸残蚀,仅余数片,仍转徙不已”。这种习俗,源于中原人背负先人遗骸,辗转万里,南迁入粤的经历。
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号称“有村必有围,无围不成村”。围龙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建筑”、云南的“一颗印”并称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
围龙屋的面积一般在6000平方米左右,大的可上万平方米。客家围龙屋对“龙、局、水”三要素十分讲究。“龙”就是围龙屋所倚靠的山必须有脉——所谓来龙去脉,切忌孤峰一座,四无依傍;“局”是指局势,以山南为阳,水北为阳,结穴之处,吐唇之地为佳;“水”则指屋前的水势,以一泓清水,潆洄如带为佳。从围龙屋望出去,要有捍门砂把住水口,山水兼具,阴阳平衡,宅基才能永固,人丁才能兴旺。
围龙屋与西北地区的“土围子”有点相似,就是一个客家人的城堡。外墙非常厚实,四角有碉堡拱卫,墙体用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石子和石灰,反复捣碎拌匀,俗称“熟土”。墙内再埋下以杉木枝条或竹片做成的“墙骨”,以增加其拉力。关键部位还要用石灰、黄泥、沙石为主料搅拌,掺入适量的糯米、红糖,砌出来墙,比水泥还坚固,甚至连铁钉都很难打入。

据说,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往往要费时五年,甚至十年以上。粤北始兴县隘子镇满堂村的围龙屋远近闻名,占地1.35万平方米,始建于1836年,历时24年才完工,号称“岭南第一大围”。内有九厅十二院,仅居室就有777间,完全是一个独立的社区。
围内的基本结构通常是:前置禾坪,后设堂楼,左右夹峙横屋。上辈住上堂,中辈住中堂、下堂间,晚辈住横屋,奴婢、长工住副杠间,尊卑有序,井井有条。晒谷的禾坪(亦称“地堂”),可供族人聚会之用,甚至还有练武厅;禾坪旁边通常是池塘,用石灰、小石砌起石墙相隔,矮墙叫“墙埂”,高墙叫“照墙”。池塘主要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围内舂房、磨房、鸡舍、猪圈、牛栏、柴房、谷仓、水井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如果遇上战乱或匪患,把大门一关,在里面守上两三个月不出来,毫无问题。
围龙屋的设计特点是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以屋前的池塘和正堂后的“围龙”组合成一个整体,里面居住着几十人,上百人,乃至几百人。轴线分明有显示秩序与权威的作用,这是北方城池的特点,南方人不太讲究,但客家围楼却把这个特点继承了下来。
宗族祠堂是围龙屋里最重要的建筑。依照儒家学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前有所承,后有所续,尽人道则与天地万物相通。所以中国人对一己生命的存留,并不看得特别严重,“生有时,死有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对祭祀祖先与传宗接代,则视为头等大事,通过宗祠香火的传承,永不绝祀,使有限的生命,达致无限的意义之境。
对于离乡背井的人来说,祭祖先、拜鬼神,则更有一层缅怀先人开族之劳,创业之苦,以表饮水思源,慎终追远之意,是对宗族血脉的传承与兴旺的一种期望。丰顺县的建桥围村达到1.5万平方米,建于明朝1597年前后,内有三街十二巷,光祠堂就有九座。内里结构严谨匀称,精巧细密,简直天衣无缝。

2010年10月,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在广州花都举行,公布了国内首部关于古村落保护、发展备忘录,并正式授予梅县水车镇茶山村“中国古村落”称号,这是广东第一个“中国古村落”。
茶山村位于粤东群山环抱之中,完好地保留着31幢始建于明代至民国初年的客家民居,大部分是二层结构和二字两横、二字四横、二字六横和三字多横(十厅九井)形式。其中包括有四百年历史的绍德堂;三百年以上历史的萼辉楼、创毅楼、伯荣楼;两百年以上历史的承庆楼、德崇楼、司马第等;一百年历史萼英楼、振华楼等。
从前客家人在生活环境十分艰苦,养成了一种团结、互助、坚忍、顽强、吃苦耐劳的性格,有血缘近亲的住在一个围龙屋里,有利于家族宗族团结,互助合作,也起着防御外敌的作用。
山区的艰苦生活,把客家人磨练得特别能吃苦,也特别注重读书。南宋时的梅州知州方渐曾说:“梅人无植产,恃以为生者,读书一事耳。”试想在夕阳照耀下的围龙屋,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儿,骑在牛背上,边走边用清脆有童声唱着:“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蓄个鲤嬷八尺长,鲤嬷背上承灯盏,鲤嬷肚里做学堂。做个学堂四四方,掌牛赖子读文章”,我们能不被客家人对读书的渴求深深感动吗?山区的孩子,通过传唱这些儿歌,从小就树立了不读书就不能成家立业的价值观。
    由于客家人重视文教,崇尚读书,使得客家地区的人文长盛不衰,群贤辈出,引领风骚。自从清代雍正时设嘉应州以后,每年应童子科考试的客家子弟,都在万人以上。乾隆时广东一连五科解元都是嘉应州人。至今梅州仍是全国有名的文化之乡。在20世纪的中国政界、军界、科教文界,更是诞生了众多的客家精英,为中华文化写下了灿烂的篇章。
时至今日,人们一说起客家人,马上会联想起刻苦、勤俭、坚忍、顽强、守信,重孝悌、重名节、重文教等性格特征。他们是大山的儿女,一代一代客家人辛勤耕耘的梯田、茶山,是他们勤劳创业的象征;而围龙屋则体现了客家人守望相助的精神。
(图片由陈莉拍摄)
读本号文章,品广州往事:
大德路的看竹亭
芳草街:英雄一去豪气尽
广绣的百年幽香
仁济路:南北药材香十里
阅后敬请友情转发朋友圈

长按二维码 识别 
关注我们

客家围龙屋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