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成语(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成语

异人说:“那我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能够确立嫡子继承人的,独有华阳夫人。我吕不韦虽然不算富裕,但却愿意拿出千金为你到西边去游说,让她立您为继承人。”

异人说:“如果真能照你说的那样,我愿意分割秦国与你共坐江山。”
嬴异人
吕不韦于是拿出五百两黄金给异人,让他广泛结交天下宾客。又用五百两黄金让他置买奇宝珍玩,由自己携带前去秦国。

吕不韦
吕不韦先见到华阳夫人的姐姐,通过她把珍宝献给了华阳夫人,趁机赞誉异人很有贤德,宾客满天下,常常日夜哭泣着思念太子和华阳夫人,还说:“异人早已把夫人当作自己的上天!”华阳夫人听后大喜过望。

吕不韦又通过华阳夫人的姐姐劝说华阳夫人道:“靠姿色侍奉别人,等到年老色衰后就会恩爱减弱。现在夫人虽受到了秦王的宠爱却没有儿子,不如趁着年华正盛早些在各个儿子中为自己选一个贤良孝顺的,推举他为嫡子。否则等到容貌不再、恩爱淡漠时,即便想开口说一句,也不可能做到了!现在异人贤德开明,自己又知道排行居中,做不了嫡子,夫人如果在这时候提拔他,异人就从无国变成了有国,而夫人也从无子变成了有子,便会终身宠幸于秦国。”

华阳夫人认为姐姐说得很对,便找个机会对太子说:“儿子异人贤明绝顶,南来北往的人都对他赞不绝口。”边说边哭道:“我不幸没有生下儿子,想把异人立作自己的儿子,以使后半辈子有个托付!”

吕不韦由商从政
太子答应了她,还与华阳夫人刻下玉符,约定立异人为继承人,于是送给异人丰厚的财物,并请吕不韦辅佐他。异人的名誉声望从此在各诸侯国盛传。

赢子楚刚登王位,拜吕不韦为相,赢子楚嫡母华阳太后做为剧中必须出现的反派,极力反对,认为吕不韦为贱商,无才德能绩不可担此大任,极力推荐自己的内弟阳泉君继续为相,巩固其“楚系”势力。于是这君臣二人兵分两路进行应对,秦王赢子楚设家宴款待曾经刺他一剑的兄长公子傒;吕不韦拜访华阳太后,以投资回报之理劝告。

华阳问吕要何回报?

吕答:“天下!”唯自己有能力辅佐秦王灭六国一统天下,自己要做天下的丞相,王是全天下的王,太后必定是全天下的太后。

太后听后便改变了想法。

吕不韦接到秦王嬴政让他离开洛阳封地的命令,什么也没说,他让传旨人等一等,左等右等不见他出来,那人走进去一看,他已经穿戴整齐,口角流血,没了气息。

吕不韦选择了自杀,这一点让嬴政没有想到。

当年,吕不韦帮助嬴政的父亲赢异人从赵国返回秦国登上了王位,后来又帮助13岁的嬴政登上王位,一直以来,嬴政都叫吕不韦为仲父。

秦王嬴政
嬴政亲政,他一直是商鞅变法的坚定拥护者,他认为只有法治才能让秦国富国强兵,这个时候,吕不韦却出了一本《吕氏春秋》,在嬴政看来,《吕氏春秋》很多观点都与自己的想法相悖,于是他不断通过其他人给吕不韦传递一个信号,想让吕不韦放弃《吕氏春秋》,只要吕不韦与他观点一致,他就可以让他继续当丞相。但在吕不韦看来,嬴政的那一套根本不适合秦国的发展,坚持自己的观点。

读过《吕氏春秋》的人都知道、吕不韦崇尚的一直都是类似齐桓公那种对内主张仁政,对外结盟诸侯的霸主路线(现在的美国学的就是)。
而嬴政崇尚的却是“六王毕、四海一”的统一路线。

吕氏春秋 王霸之道
秦灭六国,是中华民族的第一次文化浩劫,秦之前的文化,称为“先秦文化”,大部分成语典故源自“先秦文化”。

吕不韦早已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嬴政罢黜了他的丞相之职,让他去洛阳封地,保留了他文信侯的称号。

吕氏春秋
吕不韦到了封地,受到了六国使臣和门客的盛情接待,使者们纷纷说,只要吕不韦愿意,他们随时欢迎吕不韦去做丞相。

嬴政听到了吕不韦在封地的待遇,于是传旨一道,斥责吕不韦无功受禄,与六国使者结交,让他离开封地。

随后,就收到了吕不韦自尽的消息。

吕不韦死后,咸阳纷纷传言,吕不韦是被秦王嬴政赐死,嬴政其实是吕不韦的儿子,嬴政无情无义。

关于吕不韦之死,嫪毐之乱也许只是个引子,真正的原因是他的主张与年轻的秦王嬴政的新主张是冲突的,所以,他被贬黜也不难理解了。

但吕不韦为什么选择自杀就不得而知,是被赐死,还是自己的选择?

吕氏春秋
无论如何,吕不韦都是个传奇,从一个大商人到战国第一强国秦国的丞相,他实现了大逆袭,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抱负。

吕氏春秋成语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