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说,穷人的孩子不配做偶像

《青春有你2》又双叒叕上热搜了。
从「作精」表情包疯狂刷屏,到「长裙头发」魔音贯耳。
从作为导师的蔡徐坤「洗白翻红」,到四胞胎网传已被解约。
3月开播到现在,这个选秀综艺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的电子瓜田。
再加上因为疫情正清闲的网友们每天八卦。
这瓜生长的速度都已经让人吃不完了。
(反正鱼叔赶不上。)
但八卦热闹归热闹。
在吃瓜之外,这些狂轰滥炸的选秀综艺,也引发了一个更具有严肃性的探讨:
穷人家的孩子,还能不能做偶像?

事情起因是3月26日的一条微博。
一个偶像公司的老板自述,在签约艺人的时候,会选择家境好的。
而家境平凡,甚至有些困难的那些,从一开始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截取自该微博文章内
这条微博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
关于家境与偶像的关系问题,也被拿到了明面上。
当下产业化的选秀有资本参与操控,这是大家都明白的事。
可是资本在其中占据了多大的影响力,却是之前没有被公开讨论过的问题。
按照这个老板的说法,长得好看家境又不好的艺人,自己是不认可的。
因为「缺钱」会引起道德风险,签约后容易翻车。
将「家境不好」与「受教育程度低」「经历混杂」「性格自私狭隘」划上了等号。
然而,这种说法,本身就是极其狭隘的。
偶像因为缺钱导致失德的例子,有。
前阵子因为口罩诈骗被人从被窝里拉出来的小偶像黄智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根据他姐姐后来发的微博判断,黄智博的家境十分普通,甚至有些困难。
做练习生、偶像艺人,在不成名尚没有人气和流量的时候,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十分有限的;
但同时,他们又是娱乐圈的预备军。
或多或少地提前接触到了纸迷金醉的氛围。
这两者之间的不平衡,直接导致了黄智博通过诈骗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
以便于「与周围人的消费水平保持一致」。
但要看到的是,黄智博的例子里,缺钱只是诸多因素的其中一环。
一个人的行为,跟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父母的教育,自身的观念等等都有着莫大的联系。
以偏概全地以个体案例来否定所有穷人孩子做偶像的正当性,推论站不住脚。
毕竟,不富裕的人遍地都是,但不见得每个缺钱的都会去犯罪。
更何况。
按照这种逻辑,富二代闹出的事端也并不少见。
是否也可以推导说他们因为习惯挥金如土而膨胀自大,更容易滋生丑闻和劣迹?
显然都是偏见。
所以,与其说是「穷会带来所谓的道德风险」;
倒不如说是经济公司通过这种说辞,来给自己的工作节省精力和开支。
选拔艺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
既要考察专业能力,天赋上限。
又要考察品行素养,人格三观。
毕竟这年头因为被爆出「黑料」而迅速翻车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而以家庭出生为先决条件挑选艺人,实质上是经纪公司在用唱道德高调的方式来为自己的懒惰开脱。
家庭背景更「优质」的艺人,自身就有一定抗黑料的能力,能私下摆平和解决小问题;
良好的经济条件,更是能主动输送资本支持和脉络资源。
明明是在挑「资源」,却还以「人品道德」做挡箭牌。
再近一步说。
偶像成名路上爆出问题导致翻车,实质暴露出的,是经纪公司的缺位。
对于艺人品行的考察和监督,本身就应该是经济公司的本职工作。
想要有收益,就应该有付出。
毕竟偶像这个行业不光是偶像自己的经济回报率高。
公司的经济回报率其实更高。
把人捧红了就拿偶像红利,出现问题就甩锅偶像家境。
比起一两个翻车的偶像。
只想赚钱却不想担责任的公司,才是真正的行业毒瘤。

这条微博也确实道出了一个现实。
在对素人进行大面积筛选的时候,公司无法做到逐一辨别。
大概率上讲。
家境殷实的艺人,在成功道路上需要克服的困难相对要少更容易成功。
对于追求高效率和高利润的公司而言,「区别对待」确实能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文中还将此与「企业招聘」相类比。
但其中依然存在陷阱,有点偷梁换柱的味道。
家境好、长得好,全是天生的条件;
而名校学历,则是可以通过后天奋斗获取的。
尽管名校中「富人子弟」的录取比例也整体偏高,但目前的高考仍然给大部分普通家庭留有进阶的路途。
而挑家境、「穷存在道德风险」,则是意味着在起跑线上就直接判定穷人的孩子不可以做偶像。
一句话堵死所有普通人的可能性。
市场的稳定和持续发展,需要企业在追逐利润的同时,也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但很显然。
当下中国的娱乐行业,仍处于缺乏管控与平衡的野生状态。
后果,是整个产业的畸形化和两极化。
头部资源垄断严重,新生力量难以为继。
另外一个经纪公司老板的自述
在粗放的批量生产环境下,造星与换星,就像是商店里上架的衣服。
一个季度说不定就能换一批。
不仅更迭速度加快,而且质量也愈发堪忧。
粗制滥造、浑水摸鱼的乱象屡见不鲜。
当初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就算是科班出身的新人,也要待上5年,从龙套做起。
积累够了经验和磨炼,才可以演正式角色(还只是演角色)。
现在呢。
2018年通过《偶像练习生》正式出道的蔡徐坤,在今年的《青春有你2》中就已经能做导师了。
在网剧和网大的加持下,市场不像过去需要大周期去创作作品。
快速的生产、输送,以及更加快速的遗忘、消退之下。
市场需要的只是一个好看的符号,而不再是富有创作力的艺术品。
甚至哪怕只是符号。
现在也越来越不好看了。
宋丹丹老师在今年的《王牌对王牌》上有一句话。
过去都叫文艺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改叫娱乐圈了。
在这简单的名词替换中,体现的是娱乐至死的低俗生态。
以及只图短期高回报的利益至上。
太多人想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是冲着赚快钱来的。
不是出于音乐、表演等艺术形式的热爱;
而仅仅只借一个名号,快速成名、快速变现。
甚至,参与者也知道自己很快就会被替换掉,因此更变本加厉地捞钱,而不在乎口碑有多臭、作品有多烂。
反正,过不了两个月自己就会被遗忘。
北京人艺剧院的排练厅
经纪公司固然逐利;
但当下浮躁、失控的市场,也是助推者和帮凶,没有给他们留出更多的时间去筛选艺人。
慢一步,就是又一轮洗牌。
因此,为了生存,他们也没有足够精力和余地去筛选一个有天赋有品格的璞玉。
恶性循环之下。
这个行业里剩下的,就只有一批批赚钱机器了。
说白了,家境好的,不怕输
公司也就跟着不用承担太多风险
但是,我们的市场曾经不是这样的。
我们也有过扎扎实实打磨作品的时代,和家境贫寒努力成功的人。
天王刘德华,出身就十分贫寒。
小时候经常大清早就起床帮家里卖早点。
如果按照现在的说法,这种家境所面临的的「道德风险」可太大了。
保不齐犯点啥事给经纪公司「招黑」。
但实际上刘德华的人品如何,不用鱼叔细说大家也都知道。
还有开启追星时代的「男团鼻祖」小虎队。
成员三人的家庭条件都很普通。
吴奇隆的家庭还曾经面临债务危机,一度穷到家徒四壁。
但这也并没有影响小虎队席卷中日韩三地市场。
甚至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为什么我们没有了刘德华,不再出小虎队。
为什么实力不过关的偶像总能靠着五花八门的理由走红出道。
这样畸形的市场,虽说有着消费者盲目跟风的责任;
但大型平台和大型公司的责任更占大头。
制造风向,操控风向,甚至堵住不同风向声音的。
正是这些资本。
61.5亿阅读
买不完的热搜,发不完的通稿,看不尽的营销。
娱乐市场所生产的内容,已经掌握在了资本手中。
我们给你看什么,你就看什么。
至于你喜不喜欢,这根本不重要。
所谓店大欺客,就是这个道理。
而节目本身呢。
不再对观众负责,而是对投资方负责。
不再对艺术敬畏,而是对金钱敬畏。
这样的大环境下,也难怪公司老板会用贫富滤镜去看待艺人,选拔艺人了。
所以说到底,这条微博之所以引起探讨,是因为大家不可置信地发现:
资本开始笑贫了。
一边赚取着流量经济带来的红利,收割大众的韭菜;
一边放言不是富贵的家庭不要想来分这块蛋糕。
这样的「选拔」方式,其实是将娱乐圈和偶像经济整个市场,从根源上划定了归属的阶层。
穷人不能做偶像的话语,其背后的逻辑其实是阶层歧视。
下层不配走向上层,还只能花钱供养上层。
这才是这个论调中最核心的思想。
也正是让普罗大众愤怒的关键。
制定游戏规则的是大型资本,参与游戏环节的是富人阶层。
普通消费者掏了钱,还要被资本当成傻子嘲笑一脸。
这种业态继续发展下去,只会让畸形的市场更加畸形。
当下偶像经济的本质是将人设贩卖为商品。
我们这里暂且不论艺术,单论商业行为。
一个良性市场,也至少知道要公平竞争、优化产品。
但现在,却是以劣币驱逐良币。
一个接受采访的偶像公司老板就直言。
偶像的专业能力是排在末位的。
拿粗制滥造的产品,搪塞观众,让观众买单。
还回头嘲讽一句观众真好骗。
流水线的娱乐商品被资本力捧,精雕细琢的艺术作品无人问津。
2013年的时候,我们有青歌赛。
导师评委是杨洪基、李谷一这样的级别。
随便拉一个选手出来,专业能力都足够吊打大部分当下的偶像。
而现在,谁还愿意去欣赏和支持真正有实力的人呢?
观众有一半的时间随便看看唱歌跳舞,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八卦吃瓜。
谈何思考,谈何审美?
练习生选秀综艺并不是不能存在。
一个丰富的市场需要多元化的产品和元素。
观众也需要多样化的消费和娱乐体验。
但多元本该意味着并存。
而不是谁有钱谁嗓门大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抢占和挤兑整个市场的资源和空间。
只有偶像和选秀,而不给其他声音生存空间。
这才是乱象的致命之处。
乌七八糟、起哄式的热闹一阵,散了也就散了。
什么都没有留下。
那么等再过7年,我们能看的又是什么呢?
助理编辑:张小一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